打响攻坚战 共唱“太湖美”
——记者:记者 鞠燎原
    365365体育投注讯(记者 鞠燎原)今天,太湖水质已好于1997年以前,相当于“年轻”了十岁以上。武进,作为太湖流域重要的上游区域,全力探索了一条具有“武进特色、苏南特点、全省可鉴”的生态

  

4.jpg

  365365体育投注讯(记者 鞠燎原)今天,太湖水质已好于1997年以前,相当于“年轻”了十岁以上。武进,作为太湖流域重要的上游区域,全力探索了一条具有“武进特色、苏南特点、全省可鉴”的生态保护之路……人们至今难忘2007年太湖蓝藻大爆发,引发了一场当地饮用水危机。痛定思痛,经过十年的不懈治理,一个人水和谐的太湖流域逐渐回到人们身边。

  武进,作为太湖流域重要的上游区域,近年来确定了将 “昨日苏南模式发源地”打造成为“今天生态保护引领区”的建设目标,全力探索了一条具有“武进特色、苏南特点、全省可鉴”的生态保护之路。

  太湖“年轻”了十岁以上

  在入太上游河道漕桥河,我区聘任了“民间河长”。为保证民间河长开展工作,我区把官方河长与民间河长工作衔接起来:民间河长上报问题或意见建议,官方河长要及时交办、回应;邀请民间河长参加治理太湖工作会议、规划方案编制会等。

  而在湖塘镇,国茂减速机集团有限公司、广宇花辊机械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的负责人主动担任了16条河道的“企业河长”,共同担负起水环境治理的责任。

  武进作为太湖上游区域,区内大小河流885条,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27.4%。治理好这855条河流,成为武进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的首要任务。

  而民间河长与企业河长的探索,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政府“治水”的惯性思维,开始了一场全民治水的生态保卫战。

  仅去年,我区对照年度水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,开展了企业关停、畜禽养殖治理、畜禽养殖关闭、竺山湖清淤、污水厂提标扩容一系列措施,当年COD削减1515.27吨,氨氮削减227.95吨,总氮削减595.74吨,总磷削减36.36吨,超额完成了年度减排任务。

  在社会共治合力作用下,我区河长水质明显改善。2017年1-12月我区入太湖河道水质武进港为Ⅲ类;我区15个“水十条”考核断面中,Ⅲ类断面有6个,无劣Ⅴ类断面,同比去年,Ⅲ类断面增加4个,水质总体改善明显。

  业内人士称,太湖污染从1997年开始明显加重,2007年总磷、总氮达到最高点。经过近年来治理,太湖水质已好于1997年以前,相当于“年轻”了十岁以上。

  

5.jpg

  治水着力在治本上下功夫

  55支专业打捞队,1100余名打捞人员,112艘机械化打捞船,一场蓝藻打捞攻坚战在太湖岸线上打响。记者6月1日从无锡市获悉,截至5月30日,该市今年已打捞太湖蓝藻31.5万吨,比去年同期减少53.18%。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稳定在四类水,已优于1997年水平。

  无锡贡湖水域历年是蓝藻的主要集聚区之一。6月1日上午,记者来到位于该区域的许仙港蓝藻打捞点,5、6名专业打捞人员正在加紧作业。工作人员将成捆的蓝藻和水草从湖里捞到船上,然后集中送往附近的藻水分离站做无害化处理。“天帮忙,今年蓝藻少了五分之一。”打捞点负责人殷阿度告诉记者,许仙港打捞点从3月下旬开始启动水草打捞工作,进入5月,随着气温升高,逐步转向打捞蓝藻。目前,10名打捞队员每天8小时轮班作业,日均打捞水草和蓝藻500吨左右,最高峰时达到800吨。截至目前,贡湖水域未出现蓝藻大规模集聚的情况。

  受气温、风向等因素影响,今年太湖藻情好于去年。无锡市蓝藻办副主任张铮惠介绍,根据卫星遥感监测,今年,全太湖藻类最大聚集出现在5月8日,面积466平方公里,较去年同期下降49.6%。其中,无锡水域共发生藻类聚集26次,藻密度均值936万个/升,同比下降24.8%。截至5月30日,无锡全市共计打捞蓝藻31.5万吨,产出藻泥1.21万吨,比去年同期分别减少53.18%和47.18%。

  蓝藻是地球上出现最早、分布最广、适应性最强的光合自养生物。当水体温度较高时,蓝藻会大量增殖、积聚、死亡,如果不及时打捞,就有可能产生“湖泛”,对湖泊水体造成严重影响。无锡市水利局局长张海泉介绍,2007年-2017年,无锡全市累计打捞蓝藻1179万吨,占全省蓝藻打捞量的90%以上,相当于从太湖水体中清除了3147.93吨的氮和786.39吨的磷,连续十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。根据环保监测,十年来,太湖流域人口增加2000万,水质从劣五类提升并稳定保持在四类,已优于1997年的水质水平,相当于太湖在2007年的基础上“年轻了十岁”。

  专家表示,打捞蓝藻只是一项末端治理措施,治藻还要先治水。记者从无锡了解到,该市已经打响新一轮太湖治理攻坚战,通过全面推行河长制、湖长制管理,采取控源截污、生态清淤、调水引流及河道整治等综合措施,着力在治本上下功夫,确保太湖水质持续稳定向好。

  

6.jpg

  江苏“以渔控藻”生态经济双赢

  一条条鲢鱼、鳙鱼被放流进太湖,这些鱼苗可是吃蓝藻的大力神, 水中清道夫“食藻鱼”。截至目前,太湖以渔控藻项目放流鲢鳙鱼苗近5亿尾,吃掉湖中658万吨蓝藻。

  为保护太湖生态,通过“以渔控藻”,改善水质、修复生态、保护生物多样性,2013年起,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太湖鲢鳙鱼控藻项目在无锡竺山湖试点,在不投饵的情况下,60平方米的网箱产出450-700公斤鲢鳙鱼一龄苗种。2014年至今连续实施太湖“以渔控藻”项目,大规模放流鲢鳙鱼苗近5亿尾,项目水域直接向太湖水域放流14930.39吨鲢鳙鱼苗,直接固氮430.45吨、直接固磷99.39吨和直接固碳1772.49吨,消耗藻类658万吨,取得良好生态效益。“以渔控藻”还带来经济效益,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放流测试结果显示,鱼苗投放太湖后,经10个月生长周期,平均增重超20倍,投入产出比达1:10,太湖9月开捕后,这些氮、磷、碳均以渔获物的形式输出水体。项目放流鱼苗到开捕时可长成8万吨成鱼,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.23亿元。

  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林坤介绍说,鲢鳙等“控藻鱼”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,大规模放流鲢鳙鱼,可利用鲢鳙鱼的摄食控制蓝藻密度,抑制蓝藻暴发,实现以渔护水、以渔养水、以渔治水,让太湖湖水自我修复。

  无锡太湖梅梁湖、竺山湖和乌龟山为蓝藻多发易发水域,“以渔控藻”项目设有3万亩围栏和2000只网箱,每年5月、6月,鲢鳙等滤食性鱼苗及草、鲤、鳊、鲴、蚌等鱼苗、贝类被放入网箱,到12月底太湖封湖禁渔,将网箱中鲢鳙鱼放入太湖。在浮游动植物中,鲢鳙最喜欢吃藻类。一条花白鲢,长0.5公斤肉,要吃掉17公斤蓝藻。到9月开捕时,生长16个月的鲢鳙鱼,平均长到1.5公斤。从放养到捕捞,一条鲢鳙鱼能吃掉50公斤蓝藻。

  监测数据表明,无锡太湖梅梁湖、竺山湖和乌龟山3个抑藻区内浮游植物密度平均下降42.67%,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下降38.79%,抑藻区内实施以渔控藻,可降低水体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,改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。
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在线投稿 | 金牌服务 | 申请友情链接
苏ICP备07507975号 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备案(苏新网备):2007036号
Copyright (C) 2007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.版权所有 常州市365365体育投注站